为引导青年学子深入了解国情社情,在实践中锤炼本领、增长才干,7月5日,重庆工商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政课综合实践黔江分队前往重庆市黔江区,开展以“行走中学习,实践中明理”为主题的暑期思政实践活动,并充分利用黔江周边红色文化资源和传统文化资源开展思政实践活动。

(图为思政课综合实践黔江分队出发合影)
经纬之间传承文化,织锦之中振兴乡村
实践团抵达黔江后的首站是位于小南海镇土家十三寨新建村的西兰卡普非遗工坊。在西兰卡普黔江区区级传承人鲁艾华的带领下,师生们沉浸式体验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土家族织锦技艺的独特魅力。鲁艾华详细讲解了西兰卡普的历史渊源、文化内涵及其作为“无字民族史书”的重要价值,并现场演示了“反织正用”的独特工艺。

(图为学生体验西兰卡普织绵操作)
该工坊通过开发民族服饰、文创产品等,有效带动了当地多名农村妇女就业,成为推动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同学们在传承人的指导下,饶有兴趣地体验了织锦工作,切身感受非遗技艺在激活乡村经济、促进农民增收中的强大动力。刘巧同学在体验后深有感触:“一根根丝线不仅串联起千年的文化传承,更连接着当下的民生改善。作为新时代青年,我们应当利用所学知识,特别是新媒体技术,助力非遗文化‘活起来’‘走出去’,在乡村振兴中贡献青春力量。”
纪念碑前忆英魂,革命精神永传承
怀着崇敬的心情,黔江分队第二站来到龚昌荣烈士陵园。龚昌荣烈士是黔江游击大队长,在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中英勇不屈,壮烈牺牲,用生命谱写了一曲革命精神的壮歌。

(图为师生在龚昌荣烈士墓前默哀)
在庄严肃穆的烈士墓前,黔江分队全体师生举行了简朴而隆重的缅怀仪式。大家整齐列队,向革命先烈默哀鞠躬,深切表达对烈士的无限哀思和崇高敬意。黔江区供销社的党员谭松同志现场讲授微党课,深情回顾了龚昌荣烈士的光辉事迹,号召青年学子从历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勇担时代重任。师生们还自发清除烈士墓周围的杂草,清扫瞻仰步道,用实际行动表达对革命先烈的敬仰与守护。
行走的思政课,深刻的国情识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广大青年要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模范践行者,向英雄学习、向前辈学习、向榜样学习,争做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洪流中踔厉奋发、勇毅前进。”重庆工商大学将思政课堂与社会大课堂深度融合,不仅增强青年学子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文化的认同感,也深化对国情民情的认识,进一步激发了青年一代传承红色基因、投身强国伟业的使命感和责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