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教育,把理论和实践贯通起来,紧紧围绕迎接党二十大工作主线,大力宣传党百年奋斗的光辉历程、辉煌成就、历史意义、历史经验,把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热情传递下去。重庆工商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史实践团先后开展了“走进红色遗迹,寻访红色故事”、“走进抗战遗址,寻访红色人物”、“走进红岩革命村,争做红色讲解员”等一系列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走进红色遗迹,寻访红色故事
6月28日下午,马克思主义学院实践团赴中共中央南方局暨八路军重庆办事处旧址周公馆、桂园、重庆大轰炸遗址参观学习,探寻红色基地,寻找党史记忆,缅怀革命先烈,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

实践团来到周公馆,参观了馆内陈列着周恩来同志的墨迹及珍贵纪念物,聆听了工作人员对地下防空洞的介绍。实践团表示,我们要铭记历史,防范抗战史视域下的虚无主义,树立正确历史观,不断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贡献力量。

实践团来到了桂园和重庆大轰炸遗址,同学们体验重庆防空大隧道虚拟漫游,观看《我怎能沉默》聆听亲历者的讲述。实践团成员深刻了解到革命先辈们为国家的自立自强做出了巨大努力,红色基因是我们的根,是我们的灵魂,我们必须要坚定理想信念,牢记初心使命,学好党史,用好党史,让我们的五星红旗永不褪色。勿忘国耻,振兴中华!
走进抗战遗址,寻访红色人物
6月29日上午,我院实践团来到李子坝抗战遗址公园进一步了解红色文化,集中参观了园内包含的5组抗战历史文物建筑,分别是高公馆、李根固旧居、刘湘公馆、国民参议院旧址、交通银行学校旧址,集中展示了重庆抗战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外交、金融等各个方面的历史风貌,是抗战文化的新符号和新阐释。

临近中午,实践团成员们冒着烈日,成员们寻访了附近的革命烈士后代,使成员们更加清晰的了解旧址背后的故事。实践团表示,作为新时代青年,坚定不移向红色精神进发,相信血色未来的红色飘带上,一定会有着新青年的那一抹热血的红!

走进红岩革命村,争做红色讲解员
6月30日上午,实践团到达重庆市渝中区红岩村进行了参观学习,这也是此次党史学习团参观的最后一天。

实践团成员率先参观的是重庆著名女实业家饶国模的旧居以及她带领开办的大有农场,跟着讲解员的步伐,实践团队成员到达中共中央南方局八路军驻重庆办事处旧址。随后,实践团成员进入红岩革命纪念馆。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实践团成员仿佛回到了抗日战争时期的烈火中:从国民党迁都重庆到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从抗战形势严峻的1938年到抗战即将胜利的1945年,一张张蕴含着红岩历史印记的实录照片呈现在了团队成员的眼前,更是刻进了团队成员的心间。

参观结束后,同学们主动申请做义务讲解员,用最短的时间将解说词背下,在馆内一遍遍走位,只为能更好地传递情感。实践团成员表示很荣幸能向参观者讲述他为追求真理,献身革命的英勇事迹。成员们出色的完成解说任务,得到了参观人员的一致好评。学史增信,在这场活动中,从学生到讲解员身份的转换,让同学们收获满满,自豪感油然而生。同学们从参观者变为讲述者,以讲促学,以讲促效,使得同学们对中国共产党筚路蓝缕、践行初心使命的百年历史有了更深刻的体会。
经过此次“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团队成员都深有感触: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应该勤奋努力学党史,坚定不移跟党走,着力讲好党的故事、革命的故事、英雄的故事,厚植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情感,做好新时代的接班人,做好理想信念的传承人,让革命薪火代代相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