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提升 2025 级青年团员创新能力和创造力,拓宽跨学科思维,10 月 27 日,在共青团重庆工商大学委员会的组织下,马克思主义学院 2025 级团员青年前往重庆国际会议展览中心参与 “2025 科幻助力科普发展交流活动”。本次团学活动由学院学工办主任、分团委书记秦杉带队,活动不仅为我院团员搭建起跨界学习、实践赋能的优质平台,更让大家在沉浸式体验科幻独特魅力、近距离接触科学前沿动态的过程中,深化了对科技创新时代价值、文化自信丰富内涵及青年使命责任担当的认知。

在开幕式上,南岸区领导致辞强调了科幻对激发科学热情与培育创新的作用,现场为大学生科幻科普作品颁奖,并向市民赠送科普读物,市科协领导则指出科幻与科普结合是科学传播的重要创新。在主旨报告环节中,李广益教授探讨了科幻向科普转化的路径,杨国梁副总编阐述了科幻对青少年想象力和科学素养的培养价值。在跨界对话中,谢更新院士、杨国梁和刘洋博士围绕科幻助力科学传播、科技与创意融合等议题展开交流,并与现场观众互动。我院团员积极参与,就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者如何参与科普传播”“科幻作品中的价值观引导” 等问题与嘉宾交流,深化了大家对科幻科普融合发展的理解。

通过参加此次团学活动,我院2025级团员不仅了解了科幻前沿的动态,更进行了一次深刻的思维拓展。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者和传播者,我们必须保持对时代发展趋势的敏锐感知,主动接触和了解科技、文化等领域的新知识、新成果,才能更好地将理论联系实际,增强思想政治引领的时代性。未来,马克思主义学院将继续创新团学活动形式与内容,引导广大团员青年在更广阔的实践天地中汲取养分,不断提高思想维度、坚定理想信念,以青春力量践行时代使命。

团员青年说
覃婧 2025级思政教育专业
今天有幸去参加科幻助力科普发展交流活动,听了各位老师的分享后,我愈发深切的地感受到科幻的真正力量,在于它提供了一种“疏离感”——让我们跳出大众思维,以旁观者的清醒视角重新打量我们身处其中的世界与文明。科幻通过引人入胜的故事、鲜活的角色和震撼的奇观,将冰冷的科学概念转化为可感知的情感体验。结合自己的实际,我今年阅读了《三体》,对其中的量子力学与宇宙社会学产生了兴趣,并去查阅了与其相关资料。如今回想这段经历,原来科幻已经在不知不觉中影响了我了。因为科幻,我更加对身边的事物产生内在兴趣与探索欲,也逐渐明白科幻撒播下了一颗““为什么””的种子,让我主动走向科学。因此,作为新时代青年,我们应保持对科幻的热情与兴趣,不断丰富自己的想象力,通过科幻助力科学的发展,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强国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余欣聪 2025级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专业
本次交流活动让我深刻认识到,科幻不仅是科普的前沿阵地,更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生动注脚。它以其前瞻性的想象,辩证揭示了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与社会形态、人的发展之间的复杂互动。这启示我们,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征程中,必须前瞻性地思考如何驾驭技术力量,确保其始终服务于人民的自由全面发展,这正是马克思主义时代精神的鲜活体现。
赵忆晨 2025级党的建设专业
参与此次科幻助力科普发展交流研学,聆听科幻作者与科技界人士的分享,身为党建专业学生的我深受启发。讲座中,科幻创作者以想象力搭建科学传播桥梁,科技工作者用严谨实践筑牢科普根基,二者的碰撞让我看到““党建引领下跨界融合””的无限可能。党建工作的核心是凝聚力量、服务群众,而科幻科普正是面向全民的惠民事业,党建可成为二者协同发力的纽带,为科普创新提供组织支撑与方向指引。此次研学让我意识到,党建专业学生需要拓宽视野,未来要探索如何以党建为引领,推动科幻与科普深度融合,让科学知识更接地气、更入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