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新闻
 学院新闻 
 教研部活动 
 研究生新闻 
 校领导上思政课 
学院新闻
首页>>学院新闻>>正文
文脉寻根铸魂 薪火育人砺行
2025-07-07 00:37   马克思主义学院

陈星霓 罗笔畅 王晓洁 陈汝玲 黄佳 黄嘉晨 梁徐慧 陈彦霖/文  陈星霓 王嘉莉 杨正慧/图

2025年7月6日,重庆工商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暑期思政实践黔江分队赴重庆市民族博物馆开展思政实践教学。师生们通过六大主题展厅的沉浸式学习,深入理解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文化格局。

历史厅的出土文物再现了土家族、苗族等民族的迁徙轨迹;居民厅的传统农具和竹编器具,展现了山地民族物尽其用的生态智慧;服饰厅的西兰卡普织锦和苗族银饰,解码了民族审美密码;礼仪厅通过多媒体互动,诠释了以礼化俗的社会治理智慧;文物厅的汉代铜鼓等珍贵文物,见证了中原与西南的文化交融。

这场行走的思政课让抽象的理论具象化:从清代铁犁到土司印信,每件文物都在诉说各民族共同开发西南边疆的历史;从织锦技艺到节庆礼仪,每种文化形态都彰显着中华文明的多样性。同学们深刻认识到,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植根于五千年的交往交流交融史。

日,重庆工商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暑期思政实践宜宾分队奔赴赵一曼故居和抗战文化名镇李庄,开启“历史中的思政课”。师生们深入赵一曼故居,通过沉浸式参观,深切感悟这位从“宜宾女儿”成长为抗日女英雄的革命先烈,为信仰甘愿牺牲的崇高精神。她那封字字泣血的红色家书及其所展现的忠诚与信仰,成为跨越时空的精神丰碑。师生们深刻领会到,抗战精神的源头正是无数先辈以生命铸就。

在李庄这座“万里长江第一古镇”,实践队追寻抗战文化印记:探访抗战博物馆,体味当年文人学者在烽火中“科教济世,光阴怎敢负”的文化坚守;重温国立同济大学西迁史,感动于师生在庙宇祠堂中弦歌不辍、自制教具的办学壮举,以及当地百姓腾房让庙的无私支持;了解战时新闻社的使命,铭记青年学子以纸笔为武器,用油印小报打破闭塞、传递抗战信念的责任担当。营造学社梁思成等学者在此的学术耕耘,更是文化自信的生动写照。

从赵一曼的坚定信仰,到李庄汇聚的文化抗战伟力,这堂“历史中的思政课”让青年学子在历史现场深刻体悟了中华文明生生不息的精神伟力。大家纷纷表示,要传承红色基因,发扬抗战精神,在民族复兴的新征程上勇担使命,贡献青春力量。

实践表明,将思政课堂延伸到文化现场,能有效增强青年的文化自信和历史自信。学校将继续创新大思政课形式,引导学子在文化传承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精神弘扬中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

已是首条
下一条: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会暨第2期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读书班举行


地址:重庆市南岸区学府大道19号
院办电话:023-62769584
研究生办电话:023-62760210

Copyright© 2015-2024,School of Marxism.CTBU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