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推进实施移风易俗,改变陈旧思想,促进青年广泛参与、引领乡村振兴与发展,7月3日,马克思主义学院千村“万”落楠桥行乡村振兴促进团前往万州区甘宁镇楠桥村,在“黄葛树之声”平台上开展了以“黄葛树下‘微’宣讲,浸润乡风‘大’文明”为主题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黄葛“微”宣讲,文明同构建
古树别院的老黄葛树下,树影斑驳,微风习习,不时掌声四起,“黄葛树之声”理论微宣讲正在进行。“叔叔阿姨,移风易俗是改变那些不适应时代发展、不利于社会进步的风俗习惯,树立新的、健康向上的社会风尚。”团队成员们以通俗易懂的语言、生动鲜活的事例,讲解什么是移风易俗,发放“婚事新办,丧事简办,勤俭节约,相信科学”的倡议书,呼吁村民以实际行动共同践行移风易俗的理念。“看到这些大学生就像看到自己的孩子一样,他们讲不要大操大办,这些知识对我们来说很有意义。”楠桥村村民漆建莲对团队成员的表现赞不绝口。

(图为团队成员宣讲中与村民交流)

(图为团队成员采访村民漆建莲)
妙招齐上阵,防诈敲警钟
任尔东西南北风,老年反诈敲警钟。由团队成员自行编排的防诈骗小品《陪妈妈去旅游》精彩上演,成员们以接地气的重庆方言和精彩夸张的表演形式让老人们开怀大笑。团队成员表示,“我们将反诈宣传教育与日常生活相结合,通过绘声绘色的演绎去揭露日常生活中低价旅行团、保健品购买及电信诈骗的骗局,帮助当地村民们擦亮‘火眼金睛’,意识到诈骗手段的多样性和隐蔽性,增强防范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图为团队成员朗诵《黄继光与母亲的书信》和进行防诈骗情景演绎)
当日,团队成员还进行了诗歌朗诵、互动抢答环节。整个活动采用微宣讲与文艺演出相结合的新颖模式,既“活灵活现”又“扎实落地”,为村民带来了丰富的体验和切实的关怀。

(图为团队成员和参与村民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