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新闻
 学院新闻 
 教研部活动 
 研究生新闻 
 校领导上思政课 
学院新闻
首页>>学院新闻>>正文

历史变迁下的国家治理转向:实践、理论与政策研究

——马克思主义学院举行第八期学术沙龙

2021-12-28 13:35  

12月24日上午,第八期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学术沙龙在学豪酒店11楼学术沙龙会议室举办。本期沙龙的主题为:“历史变迁下的国家治理转向:实践、理论与政策研究”。本期主讲嘉宾为马克思主义学院曾崇碧博士和李娜博士,张丽博士主持了本期沙龙。学院副院长简福平教授应邀参会并作点评,30余名教师参加了此期沙龙。

曾崇碧博士的讲座主题是“从‘自治’到‘官治’:近代公产管理的历史变迁(以四川为例)”。她认为,自清末至抗战时期,通过地方公产清理,逐步实现公产所有权和管理权由民间向国家的转移,公产管理体制发生了巨大变化,公学产管理模式由分散到集中、由自治到官治模式的转变,凸显了近代国家治理模式的转型。首先,她介绍了公产的来源和分类;其次,阐述了清末的公产管理和抗战时期公产管理的背景、方法、成效及作用;最后,基于公产整理运动本身及其影响,深入分析近代公产管理实现了“自治”到“官治”的转变。

李娜博士以“中国共产党百年反贫困斗争的形态演变及其政策匹配”为题,首先,将贫困根源、反贫困斗争形态和反贫困政策三个静态的概念放入动态发展过程中,试图从这三个概念的动态场建构多场耦合分析模式;其次,她详细分析了中国共产党百年反贫困斗争过程中不同的贫困根源,由此呈现出不同的反贫困斗争形态以及给予的政策匹配支持;最后,从技术逻辑、数字逻辑、治理逻辑三个方面展望贫困根源、反贫困斗争形态和反贫困政策的匹配逻辑。

与会人员围绕“历史变迁下的国家治理转向:实践、理论与政策研究”进行了交流讨论。

简福平副院长发言认为,学术沙龙为马克思主义学院的教师提供了良好的学术交流平台,两位主讲嘉宾选题有意义,讲解有深度。结合两位主讲嘉宾的报告,他谈了四点看法。一是要聚焦研究领域,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发展、重点学科建设和学科评估紧密联系在一起,老师们的研究成果要和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学科匹配,自己的成长发展也要和自己的领域匹配;二是要进行深度、广度阅读思考,在此基础上才能发现研究问题和形成自己的想法;三是要凝练持续的研究方向,找准具有持续研究性的方向,进行持久深入研究。四是要通过做好前三方面工作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最后,简福平副院长鼓励年轻教师们要积极申报2022年国家社科基金。

上一条: 马克思主义学院“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研究生专题研究课题立项公告
下一条:马克思主义学院召开第三届教职工代表大会暨工会会员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


地址:重庆市南岸区学府大道19号
院办电话:023-62769584
研究生办电话:023-62760210

Copyright© 2015-2024,School of Marxism.CTBU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