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建设(停止)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形势与政策  
 思想政治理论课综合教学实践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首页>>课程建设(停止)>>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正文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简介
2015-01-14 09:53  

一、课程特点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是根据“05方案”新开设的一门课程,是普通高等学校“思想理论课”教育的重要课程之一, 是一门面向大学生进行政治思想教育、伦理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的公共理论必修课。本课程是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以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制观教育为主线,综合运用相关学科知识,依据大学生成长的基本规律,教育、引导广大学生加强自身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制观念的一门课程。该课程作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基础课程,对于帮助广大学生正确认识自己所处的时代背景和肩负的历史使命,沿着正确的方向和道路健康成长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课程目标与要求
   本课程旨在通过课堂教学以及社会实践,帮助大学生尽快的适应大学生活,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修养,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大学生的健全人格。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大学生对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有较全面认识和掌握,并能运用相关理论解决人生道路上出现的思想道德或法律方面的问题,培养大学生的法律意识和法律观念。
   通过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结合当前大学生的特点和现实情况,一是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深入进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二是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深入进行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要把民族精神教育与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教育结合起来,引导大学生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实践中,在时代和社会的发展进步中汲取营养,培养爱国情怀、改革精神和创新能力,始终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和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三是以基本道德规范为基础,深入进行公民道德教育。要引导大学生自觉遵守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四是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深入进行素质教育,促进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协调发展,引导大学生勤于学习、善于创造、甘于奉献,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五是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法律素养。
   三、课程教学内容
   综合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以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制观教育为基本内容,主要由绪论、三个主题部分共计八章和结束语组成。
   绪论“珍惜大学生活开拓新的境界”,针对刚刚迈进大学校门的大学生在生活学习上面临的不适和困难,分析了大学生活、学习的特点,引导大学生提高独立生活的能力,树立新的学习理念,培养优良的学风,明确成才目标和应有的形象,理解“基础”课的特点及其在大学生立德树人中的作用。教材以大学生面临的实际问题为逻辑起点,从大学生的成长起步,从大学生的成才着眼,体现了对大学生的关爱,符合思想道德教育和法律教育规律的要求。
   第一部分:一至三章。第一章“追求远大理想  坚定崇高信念”,旨在帮助大学生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坚持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的统一,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化理想为现实。第二章“继承爱国传统  弘扬民族精神”,主要讲述爱国主义和民族精神,帮助大学生将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与大学生成长成才紧密联系起来,做忠诚的爱国者,在报效祖国、为国奉献中实现人生价值。第三章“领悟人生真谛  创造人生价值”,着重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使大学生追求崇高的人生目的,确立进取的人生态度,正确认识人生价值的标准与评价,投入积极的人生实践,创造有价值的人生。这一部分属于思想教育的内容。
   第二部分:四章及五、六章的部分内容。第四章“加强道德修养锤炼道德品质”,着重帮助大学生认识道德的本质、功能及其历史发展,认识社会主义道德的核心、原则、基本要求和公民基本道德规范,引导大学生在实践中弘扬社会主义道德,努力提高道德修养的自觉性。第五章“遵守社会公德  维护公共秩序”、第六章“培养职业精神树立家庭道德”的部分内容,主要论述社会主义道德要求在公共生活、职业生活等主要社会生活领域中的具体要求,有针对性地帮助大学生明确道德意识,在社会生活中自觉遵守最基本的道德行为规范。这一部分集中阐述道德观教育的有关问题,其逻辑思维遵循由抽象到具体的路径。第四章集中阐述的是社会主义道德的基本理论和价值导向,是社会主义道德观教育的理论前提,而五、六章的有关道德的内容,则是第四章内容的延伸和具体化,是道德的核心、原则、基本规范对人们在社会生活中的道德行为的具体要求。
   第三部分:五、六章的部分内容和七至八章。五、六章的部分内容主要论述社会主义法律在公共生活、职业生活等主要社会生活领域中的具体规定,有针对性地帮助大学生在社会生活中自觉遵守法律规范。第七章“增强法律意识弘扬法律精神”和第八章“了解法律制度自觉遵守法律”这两章着重帮助大学生领会社会主义法律精神,增强社会主义法治观念,培养依法办事、依法治国的思维方式;认识社会主义法律制度,明确社会主义法律规范,引导大学生加强社会主义法律修养,积极参加法律实践。这一部分集中阐述法制观教育的有关问题,其逻辑思维遵循由具体到抽象的路径。五、六章的法律部分内容是基于道义对人们行为的法律规定,它以第七、八章论述的社会主义法律精神、法制制度为理论支撑。
   在以上三个部分中,第一部分是思想前提,为第一、二部分的道德观和法制观提供了社会主义的价值导向和形而上的基础。其中,第三章的第三节“正确对待人生环境”,不仅在本章中居于重要地位,其目的在于帮助大学生解决树立正确人生观、创造有价值人生的关键问题,即正确对待人生问题,而且也是前三章的落脚点和后几章内容的理论依据,在全书中具有把人生观、价值观教育和道德观、法制观教育连为一体的承前启后的作用。第五、六这两章以社会生活为平台和载体,实现了道德和法律的完美结合。由此可见,教材的内容遵循思想、行为发生的规律,按照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四有”新人理论的逻辑,由思想到行为、由自律的道德行为到他律的合法行为而依次展开,形成了一个环环紧扣、有机融合的完整体系。
   结束语“立志做社会主义‘四有’新人”,是教材的逻辑归宿,阐述了青年一代成长为社会主义“四有”新人的必要条件,激励大学生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培养“八个光荣的优秀品德,创造永恒的青春。
  四、课程教学重点和难点
   1 、本课程的教学重点:帮助和引导学生完成由中学到大学的过渡,使他们尽快适应大学的学习、生活和交往环境;教育学生加强思想品德修养,继承和弘扬优良道德传统,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弘扬集体主义精神,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和高尚的道德人格;揭示人的本质,探讨人生意义,增强社会主义法律意识、法制观念,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创业观,选择正确的人生道路,立志做社会主义“四有”新人。
   2 、本课程的教学难点:引导学生以正确的理想信念和社会主义荣辱观为指导,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实现个人价值观念与社会发展趋势相协调,道德认知与道德行为相统一。
  课程的教学特点:
   1. 在课程体系上突出一个“实”字,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的相结合,开辟第二课堂,建立实践教育基地,使学生的理论学习与道德实践有机结合。
   2. 在教学内容上突出一个“新”字,教学内容具有鲜明的时代气息,贴近学生生活实际、联系社会实际,对学生的成长发展给予具体指导。
   3. 教学方法上突出个“活”字,根据各章节的不同内容,设计不同的教学方法,变传统的灌输式为互动式,采用参与式、体验式、讨论式的互动教学方法。
  指定教材
   按照教育部的统一要求,我们选用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上一条:2018版各科新教材下载
下一条: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启航——“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组开展专题教学研讨会


地址:重庆市南岸区学府大道19号
院办电话:023-62769584
研究生办电话:023-62760210

Copyright© 2015-2022,School of Marxism.CTBU All Rights Reserved.